银行将土地作为主要抵押物,考量是否应该给企业贷款,本身并没有错。毕竟,土地是不可移动物,且升值的空间较大。但是,凡事都有个度,都需要把握分寸、掌握好尺度,而不应当过分运用。
从目前银行在为企业、特别是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贷款过程中,明显有过度使用土地抵押权的现象。一方面,在给实体企业提供土地抵押贷款时,条件过于苛刻、过于严厉,所设置的门槛也过高,导致很多企业无法通过土地抵押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,最终因为资金问题而陷入破产。
土地抵押是好的融资选择?
土地抵押,当然是一种较好的融资选择。但是,过度使用了,其风险也就不言而喻了。当下的土地抵押贷款,实质已经充满了风险。也就是说,地方政府的“土地财政”与金融机构的“土地银行”,已经形成了恶性互动、恶性膨胀。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,“土地财政”“土地银行”将与互保联保共同成为引爆中国金融风险的导火索。到时候,仅靠地方政府的能力是完全做不到的。唯一的办法,就是发行货币。可是,滥发货币的危害,应当不难判别。
更重要的,由于绝大多数平台公司除土地抵押之外,互保联保的现象也十分严重。只要有一家公司资金链断裂,就有可能形成区域性风险,并引发系统性风险。
说实话,银行将土地作为主要抵押物,考量是否应该给企业贷款,本身并没有错。毕竟,土地是不可移动物,且升值的空间较大。但是,凡事都有个度,都需要把握分寸、掌握好尺度,而不应当过分运用。
去年土地抵押贷款净增1.77万亿
目前银行在为企业、特别是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贷款过程中,明显有过度使用土地抵押权的现象。一方面,在给实体企业提供土地抵押贷款时,条件过于苛刻、过于严厉,所设置的门槛也过高,导致很多企业无法通过土地抵押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;另一方面,对融资平台的土地抵押贷款政策过宽、标准过松,致使很多平台公司获得的贷款都远超过土地的实际价值。
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,《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》公布。根据《公报》,截至2013年底,84个重点城市处于抵押状态的土地面积为40.39万公顷,抵押贷款总额7.76万亿元。其中,2013年土地抵押面积净增5.33万公顷,抵押贷款净增1.77万亿元。

房企融资遇难 银行不应过度运用土地抵押